创作者:让·弗朗索瓦·米勒 Jean-Francois Millet年代:1850风格:现实主义材质:布面油画收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画面解读:播种者这幅画招到了“高等市民”的不安,他们在播种者那充满韵律感和强有力的动作中看到了类似六月革命时巴黎街头人民的形象。1850年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在巴黎沙龙展出的《播种者》,使他名声大振。画劳动的农民,表现农民的生活的艰苦,农村不是乐园。当然,在那以前,也有画农民生活的画家。例如十七世纪的荷兰画家奥斯塔德等都画过。但是他们所画的农民,都是大吃大喝的,无聊闲扯的,打架斗殴的等等,都不是在劳动的农民。而米勒画的却是额上流汗劳动着的农民。《播种者》穿着大木靴,腰挂种子袋,一面右手撒种子,一面重复地一步步向前走。用欧洲的耕种方法,这样撒种子以后,就要让马曳犁把土埋上。然而我们看画面,在撒种子的农民后面,飞来几十只鸟儿,想吃净他撒的种子。但当时的进步人士却有不同的反思,作家雨果从这幅画中看到对人民创造力量的赞美,因而予以充分的肯定。米勒用一种雕塑般的单纯而简练的形象,概括地表达耐人寻味的内容,所以荷兰画家凡高评述说:“在米勒的作品中,现实的形象同时具有象征的意义。” 艺术家简介:让-弗朗索瓦·米勒(1814年10月4日—1875年1月20日)法国巴比松派画家。他以写实手法描绘的乡村风俗画闻名法国画坛,被认为是写实主义艺术运动的参与者。代表作有《拾穗》《晚祷》等。
|